衝動是魔鬼,說得真沒錯。因為衝動,很多人失去了原本可以好好解決問題的機會,一瞬間就可以把矛盾激化到無法調和的地步。

  

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里藏著他成長過程中所積累的學識、見識、品格和修養。而這個反應也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。

  


有些人說,看見不順眼的事情就要說。我同意,糾正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。但是,平心而論,你每次吵架的時候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觀點嗎?並沒有吧,大部分時候你只是因為覺得自己被侵犯或者聽到了一個不同觀點,才毫無意識地生氣。

  

吵架本身不會讓生活變好或者變壞,真正影響一個人生活品質的是吵架的方式和目的。生活里,大部分人在吵架的時候,不是想解決問題,表達觀點,只不過是在發洩情緒而已。

 


 簡單說,就是沈不住氣。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,第一個反應永遠是著急。好事急著昭告天下,壞事急著擔憂焦慮。所以經常出現一種尷尬,心心念念的好事沒發生所以很失望,擔心半天的壞事也沒發生,白白嚇唬自己一場。 

 

現在,很多心理學家都在提倡心理急救,在我看來,個人生活中的急救,就像企業管理中的危機公關。本質上,它就是要改變你遇事的第一反應。

  

可是,當我們在談論生活品質的時候,人們只能想到吃穿住行用,卻往往忽視心理層面的影響。一個人過得好不好,並非由物質水平決定的,而是取決於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和角度。

  

心理學家蓋伊博士曾經提到一個固定的思維感知模式,每當一個人感到沮喪或者挫折時,便會進入一種模式,你的頭腦會告訴你一些事,比如你會成功或者你不會,然後你就會按照這種模式採取行動,甚至不願意嘗試一下其他路徑。

  

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恰恰暴露了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。這種反應會對你的工作、生活、婚姻、親子關係產生全方位的影響。

  

 

有個朋友曾經跟我說,結婚之前,別滿腦子都是房子和鈔票,你得看看對方遇事的第一個反應。嫁給一個心浮氣躁的人和嫁給一個淡定從容的人,過得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。

  

很有道理。無論是和一個容易動怒的人生活,還是和一個容易急躁的人作伴,你的日子一定不會好。

  

所以,一個人的生活品質由他的覺察力決定。而覺察力就是你能否在事發那一瞬間,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再做出反應。你能否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,決定你過怎樣的一生,即使未必能思慮周全,但至少不會讓自己的一生敗在事發後的那幾分鐘里。

 


-作者-

Jenny喬,八零後一朵小花,自由撰稿人,既煲走心的雞湯,也寫溫情的故事。理性成功,感性成長。本文原標題《你遇事的第一反應決定你的生活品質》。


  


或許生氣是要表達什麼吧!我的脾氣不好,還是要修正, 但也因在乎所以........現在會盡量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感受及生活,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就好。

開心才能活得精彩活的久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旺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