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窮人突然發了一筆橫財,搖身變成暴發戶,往往要買幾大條金鏈子掛在脖子上,恨不得閃瞎大家的狗眼,這就是告訴別人:「看! 老子現在有錢了! 」 在大家眼裡沒有啥存在感,太需要別人認同了,往往顯擺得過頭,裝逼手法太過拙劣,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在所難免,被別人認為是裝逼也不意外。 


而我們反感別人裝逼,是因為一旦認可了對方的裝逼行為,會映襯得自己不那麼優秀,不那麼牛逼,反過來會傷害到我們本來就很脆弱的自尊心,否定了我們的自我價值。 所以,裝逼和打臉裝逼,常常是兩個自尊心都很強的人玩的「零和遊戲」。

  

我有一個朋友小杭,毛病可能比我還嚴重得多。 這位小杭君,學了些半吊子的心理學,自覺可以看穿很多問題,特別喜歡拿心理學的知識出來顯擺。 


他動不動就去分析別人的內心隱秘,然後很不厚道地大肆宣揚。 他有一位朋友,自視甚高,覺得自己聰明絕頂,又博覽群書、博學多才,上知天文地理,下懂生理衛生,再加上審美有品味,言談有格調,所以他總是喜歡強調自己精神世界豐富,而且發誓要靠自己的修養去贏得異性的青睞。 


最要命的是,此人目空一切,動不動就給人打上「內在很low」的標籤。 小杭覺得此人太過裝逼,終於忍耐不住,有一次當著他的面脫口而出:「外觀不行,所以要靠內在嘛! 心理學上這叫‘補償’。 」 對方一下子臉色鐵青,目露殺氣。 原來這人相貌上確實十分有礙觀瞻,他肯定打小就注意到了自己的缺陷,但是一直很避諱去談這點。 


小杭君沒管住這張嘴巴,一下子戳破,結果搞得大家不歡而散。 可惜小杭一直都沒醒悟,始終覺得自己專治各種裝逼,並為此嘚瑟不已。 小杭厭惡別人裝逼不假,可其內在的原因,恐怕他自己都沒搞清楚。 

  

心理諮詢師叢非從說:「當你討厭一個人的時候,恰恰因為你也是這樣的人。 當你沾沾自喜的時候,恰恰自我中心到別人受了傷。 」 看不慣別人那種以自我中心的裝逼腔調,根源在於自己也是個自我中心的人。 因拆穿別人裝逼而沾沾自喜,那不過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裝逼。

  

林宥嘉在《說謊》中唱道:「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,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。 」 人活一世,總是面臨那麼多困境和苦難,需要反復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,給自己足夠的勇氣和自信,才能説明自己安然度過人生一個又一個難關。 


無論別人怎麼裝逼,那不過都是他自己的事,與我們並無太大的關係。 我們本應該帶著同情與悲憫,靜靜地觀賞這一切,然後發出由衷地讚美。 這也算是行善積德。 而對於我們自己來說,我們卻不需要通過擴大別人的認同,來獲得自信和滿足。 


古希臘德爾菲神廟中有這樣一句箴言:「認識你自己。 」我們應該更多地轉向自己的內在,從自我中窺見並相信自己的價值。 然後在與人交往的時候,謹記老子的「卑下守弱」的處事原則,放低自己的姿態,送他人一份廉價的優越感,這又有何不可呢? 



所以「靜靜地看別人裝逼,也是一種美德。 」 







-作者-

國館,最中國的文化微刊。用文化修煉心靈,以智慧對話世界,在這裡,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。國館2017重磅新書——《快樂的人,都有溫潤的趣味》正火熱銷售中。十點讀書經授權發佈本文,轉載請聯繫作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旺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